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我的乡村小学 > 第十四章1

第十四章1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村医 万界神豪 桃花村那些事儿 宅之崛起 暗道 野媚乡春 坚强的女人 小村庄的风流韵事 乡野女教师 小农民的随身道田

九十年代中期。乡村小学教育大转向。改革开放,国家富强了,逐步将甩给农民的“包袱”收了回来。在职的民办教师全部要经过正规考试。分期分批转为公办。对学历要求也很严格了。光有《准教证》还不行,《准教证》只相当于《准考证》。执《准教证》到市里去参加职称考试。参加中教一级、二级的初中现任民办教师,同当年的高中应届生一起参加全国高考。不过,以择卷。数学老师考数学。语文老师考语文。物理老师考物理。化学老师考化学。英语老师考英语。教啥考啥。录取分数线另定。也算是优惠政策了。录取后,评薪定级,纳入国家编制。民办教师们总算盼到了这一天。

这么一考,把许多民办教师考糊了。民办教师们多数是高考落榜生,有的甚至是初中生,基础知识本来就差。参加工作后成家立业,养家糊口,早把学来的那点基础扔到九霄去外去了。再捡回来谈何容易呀!不过,准许连考三次。三次不取,自动淘汰。这也算一项优惠政策。同应届高中生同场考试简直就是要许多人的老命。玩不了假,开不了后门。一些民办教师给吓住了。连名也不敢报,怕丢老脸。你想想看,教了二、三十年书,都四、五十多岁的人了。要跟儿子孙子同做一张相同的试卷。我的老爸,我的老爹爹呀!考不取,用裤子捂着老脸也不敢走进村了。有些民办教师是通过某种关系当上民办老师,拿工分,拿补助,“民办民办,穿衣吃饭”“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”;“3x7=21”;“段落大意,中心思想”;混日子不在话下。谁会想到要这么考?那些肯于钻研,有上进心的民办教师,早就通过正规考试或者函授学习,拿到了文凭,转正的转正,转行的转行去了。勿须再过这一关。要过这一关的是那些等候“刮大风,一风卷”的人。像我和柳兰成教龄长达二十五年以上的,前两年按政策,弄指标,“走路子”,转得所剩无几。十五年资历的民办小学校长或教导主任,基本上转正,在原地任教。一般民办教师,盼着“大风”刮来了,好卷进去。谁也没想是这么个卷法。卷子上过不了关,是卷不进去哩。不参加转正考试者,一律不予承认其教师资格。同时也取销上岗的资格。谁也救不了你。许多民办教师们被迫无奈。只得向学生们借来高考、中考的复习资料,有的干脆资源共享,用儿子、孙子资料。老子为了饭碗,向儿子请教,急时抱佛脚也得抱呀!你不抱,人家就把你甩掉。教育部门实行“三个一批”政策:退一批,(教龄在二十五年以上者,只要考核,免去考试,没到退休年龄,也发给一定的退休工资,权且念你贡献了一生,下岗吧!)转一批,淘汰一批。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。三年内,取销“民办”教师。

杨柳小学的部分民办教师,一面坚持教学,一面复习备考。考取一个转正一个。柳名扬、王明华等被逼得发疯似的努力。柳名扬的儿子在中考时,考取了市重点中学。他同儿子一个考场,考小教一级。落榜了。老子不如儿子。但他还是很高兴。他以连考三年才下岗。儿子只有一次机会。

这几年,杨柳村出了大名。每年都有成批的学生考进市重点高中,有一届居然考取了六名。考入大学的也逐年多了起来。考研考博的人也有了。杨柳小学的民办教师也逐渐“公化”。

1997年前后,国家教委把农村普及九年制基础教育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。教育兴国,总理亲兼任国家教委主任。一时间,农村“普九”运动教育跟计划生育相提并论。某些地方把普及九年制教育列为成考核当地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志。“普九”抓不上来,就否决你的执政能力。主管教育的乡镇主要领导的任用提拔就会受到影响。

也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了“再穷不能穷了教育,再苦不能苦了孩子!”这个动人心弦,牵系民的口号。这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要落到实处的政绩工程。要看得见,摸得着的。当代中国的许多事,只要把当官的绑上去,啥事都好办了。乡村教育喊了近五十年,从废止私塾,创建公学,到“甩包袱”由农民办学,从来没有这样重视过。哪朝哪代,官方高喊过“再穷不能穷了教育,再苦不能苦了孩子!”而且是全国上下一起喊。喊的事,我听得多了。这个喊法加做法我从来没见过。每个村庄处都以看到这条大标语。而且决不是空话。行政上采取“三个一点”的政策:国家拨一点;学生出一点;农民积资一点。全国也都基本都这样。这是国务院下的指示。那几年里,给乡村小学盖教学楼蔚然成风。乡村教育出现了“三猛”:猛要(干部拼实力用尽自己的政治资源向财政猛要);学费猛涨(中、小学生学费成百倍番了上去);猛摊(按人头、土地向农户摊派教育投资)。一两年内。农村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村庄里最高大,最漂亮的就是学校。在穷困的乡村里,新建的学校鹤立鸡群一般格外显眼。如果孔夫子能从棺材里爬出来看看,也会喜得发狂了。村村都有教学楼,两层、三层。高高的旗杆,挂着鲜艳的国旗,比有些乡镇府关机还要气派。实在穷得建不起小学的山区,希望工程也会来捐款。甚到有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老板,无偿地捐钱,把在乡村建一所小学当做慈善事业。大多数农村还是由农民自筹资金兴建的。村长如果盖不起小学教学楼,你就别再当村长了。乡长盖不起中学的教学楼,你就别再当乡长哪!谁不怕掉乌纱?谁不想要政绩,谁不想把教学楼盖成一流的,提拔到市里去当局长?于是乎,互相攀比,一村比一村盖得好。市里的重点中学盖得金碧辉煌。比城市里的老牌大学都气派。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上大学的学费还要高。进了重点高中,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门坎哩。生源一层层筛,尖子生一层层拔。“贵族学校”更是凶猛。孔夫子的“因材施教”的教学理念倒是得到充分体现。但他老人家的“有教无类”的思想被抛到九宵云外去了。贵族学校上万元的收费。穷人望而生畏。一千学生就是一千万呀!中国教育的“大跃进”时代到来了。民办教师也在这股强劲的东风里,一批批转为正式国家教师。甚至有进了贵族学校去任教。贵族学校的工资高啊!谁不想跟贵族沾边?倒回去二十年,“贵族”是下十八层地狱的对象哟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只要把你们都怼死,我娱乐圈无敌 绝世桃运 官道巅峰 我能复制天赋,前提是病娇满好感 校花女神有厌男症,直到她遇到我 我就开个车,观众们笑抽了? 女神还是抑郁症,先忽悠她做老婆 逼良为婿 与美女总裁荒岛冒险记 宗师下山之夫人小姐别爱我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