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我的乡村小学 > 第六章3

第六章3(1/1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村医 万界神豪 桃花村那些事儿 宅之崛起 暗道 野媚乡春 坚强的女人 小村庄的风流韵事 乡野女教师 小农民的随身道田

崇路垸小学在垸子中间,离河堤约一里地,在三个大村庄之间的一片田野间。离周围的村子距离相等。据说,这里原来是座寺院。解放后,寺院拆除,改建成小学。这也是万鹏程的功劳。校舍居然比柳沟本部正规得多。一排五间平房的正规教室,加一间办公室。办公室前一半办公,后一半做老师的寝室。放三张大床,足够六个老师睡觉。万鹏程和金必华是本地人,晚办公后回家。金必华是岸青哥在师范的同班同学。比岸青哥大一岁,长得很俊气,有点像女孩。我去看岸青哥见过他一次。教室东头另有一间厨房。厨具一应俱全。但没有炊工。老师们自炊自食。只是烧柴要自筹。万校长离家很近,带了他的那分指标粮回家给孩子老婆开小灶去了。金必华也回家吃住。其余五个全是外地人。吃住在校,星期天才回家。有时,星期天也不回家。这荒郊野地就成了他们撒野的天下。因为崇路垸小学是划归过来的。不曾参加过本部开荒种地的勤工俭学。但鄢校长还是“暗补”十斤。以示一视同仁。这一条土政策也够万鹏程感动的了。岸青调到崇路分部,自然也就少了五斤“暗补”。但崇路小学也有自己的家底,有一亩多菜园,还喂了两头猪。一大一小。万鹏程开诚布公跟老师们说,“别看我们是抱来的儿子,小娘养的,庶出。(别的区划过来的)小娘养的也有小娘养的好处嘛。只有你们听我的。保你们饿不着。除了保障搞好教学,把入学率抓紧。其余时间,你们想怎么玩,就怎么玩吧。这年月,有一份快活算一份快活。这里,我算猴王,你们算猴儿,花果山,水帘洞,世外桃源。我也不跟你们念紧箍咒。大家放松。我晚上回去跟老婆睡觉,你们没老婆,小光棍儿,抱着枕头睡觉吧。”崇小有五个完整的班级,两百多名学生,普及率很高。这也是万鹏程的功劳。他在崇路垸干群关系简直就跟一家人似的。老少妇儒,三教九流,全打成一片。这里的女孩子入学率很高,受到教育局表扬过。万鹏程在西河公社曾是模范校长哩。提升他不走,他离不开家,离不开老婆,算没出息。六个教师,五个班,课程很重。还得自己烧饭,种菜。当然,让学生参加勤工俭学,种菜,喂猪,甚至帮老师挑水做饭,也以算作勤工俭学的内容。事在人为,怎么说都以。

岸青哥在这里,有了自己的一张办公桌,半张床。四个男青年住集体宿舍,也不算差。比睡在教室里自由得多了。那床很古老,床沿很高。简直像个木匣子。两个人睡在床里打滚也滚不出来。很能是土改时没收的地主老财的床吧?这老掉牙的木床也不知睡过几代人,做过多少生儿育儿的事。总算沦落到这伙年青人来折腾它了。表哥说他有生以来,还是第一次睡这么宽大的床。他同一个叫陈斌的同事睡一床,抵足相眠,算是好朋友。陈斌比表哥大两岁。他家在赤岭大队,离学校七、八里路,还要过一道河,两道沟。他未婚,即使回家也是跟弟弟睡。

听岸青哥讲,他们的集体宿舍间直就像个乡村俱部。

这些都是表哥在他的日记中写的:

当年的乡村小学要求教师上晚办公。晚上两小时要计入工作时间的。改作业,备课,或者家访也行。九点之后才休息。作息时间表上写着的,要执行。没事做,坐着“日白”(摆龙门阵)也要熬到九点。那时,点灯的煤油是计划供应。学校因为要公办,每月有五斤计划,属特供。农户家,每月才半斤。夏收后公共食堂解体停办。老百姓自家开伙。食油每人每月才三两,刷锅都不够用,是不能拿去点灯的。夜里有足够的煤油点灯也算一种奢侈。备课,改作业是要认真的。教导主任每周都要抽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。弄不好,就拿出来当反面典型展览。甚至连体育课也要求写《教案》,目的、要求、步骤、甲、乙、丙、丁……真有点脱了裤子放屁,麻烦。写教案的任务比教课还要烦人。但不得不做。否则,就要吃批评。弄不好还要当“白旗”拔一通。改作业还有眉批尾批。我总算理解了我的汪老师。他就是这样呕心沥血做的。万鹏程生活上虽然稀稀拉拉,但工作方面从不敢差池。他是老教师,要给年青人做榜样。所以,他每天都必须坚持到九点下晚办公才能回家。否则,就算早退了。《校务日志》上每天都得做记载。校长一月一检查。有时,年青老师原谅他,要他早点下班,他也不肯。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大手电筒。三节电池,打亮时像探照灯,在孤荒野地里行走,连鬼也怕他。电池也要计划供应。他以开后门买到。电池毕竟不能吃呀!何况,他以在办费里报销一两节。有时,天下大雨,他回不去,就在那张备用床上睡。年青老师非常欢迎他留宿。他留宿是最开心的夜,最浪漫的夜。为什么喜欢一个老头子儿呢?按常理,年青人是不喜欢与老头睡在一起的。万鹏程是特例。他留宿,就开“精神餐馆”。“精神餐馆”这个词也是他创造的。在当年谓前卫了。一个读《四书》《五经》出身的老先生,能创造最时髦的话语,当年真是少见。万鹏程下大雨回不了家,金必华也不回家了。五个小棍加一条老棍。夜里,田野上风雨交加,寝室里热闹非凡。为了节约煤油,黑灯瞎火,万鹏程就给他们讲故事。全是荤的。他搜集来的口头版本多得记不清。真人真事,有名有姓,时间地点,环境背景,他仿佛全了一个全知的上帝,尽观眼底。哪家媳妇偷哪家的汉他都清楚。因为人家请他这个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出面做过调解人。几乎没有他调解不成的男女纠纷。即使是拔刀相向,他也有本事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。有些事,本来要为人家保秘的。但时间过久了,就失秘了,当成笑话资料。万鹏程记性特好,而且善于发挥,把抽象的梗概加以细节化,生动得如说评书。那个老鼠咬卵的故事就是他讲给表哥听的。还有更荤的。他讲得几个年青人睡不着觉,还挖苦说,“耐不住了吧,拉出来,在床沿上擦擦!”逗得五个人相互逗打起来,他好笑。有时,他也讲得不自抑了,于是从床上爬起来,拿了他的大手电筒,穿上衣服,打起雨伞。“我回去解决一下,你们睡吧!”他不光讲搜集来的民间真实故事。而且传授非常古老的故事。甚至还教年青老师背古文。岸青哥还真以为他在教古文哩。什么“包毛不入贡者,十六年矣……洞中有泉隆轰轰,门前无路草兮兮……太史公曰:刚不克柔,柔反克刚者……”没一个荤字,文雅之极。文长约百余字,一会就背会了。然后,他一点拨,才恍然大悟。这老家伙,少年读书时就不正经。专读些野史闲逸艳的**。他还说,“雪夜无人读**”是最有味道的事。有时,他也一本正经地讲古。他说有个县吏去青楼,找个相好的,相好的说,我月经来了,不行!吏曰:我《四书》《五经》《学而》《先经》全读过,就没读《月经》你别哄我。相好的曰:真的不骗你,是流红来了。吏怒道:你搬出县令刘洪我就怕吗?岸青哥听了似懂非懂。因为他们都才十八岁,也不知道“月经”和“流红”。经他一解释,几个年青人趴在床上笑昏。他说,“这是《笑林广记》上的故事。”若干年后,岸青哥还真找到了一本古装版的《笑林广记》。书中果然有万鹏程讲过的许多故事。这本书在“破四旧”时被我烧掉了。

万鹏程的“精神餐馆”相录于性启蒙课。那年月,全都一本正经地做着许多荒唐事。战天斗地,破坏自然。而万鹏程却在暗地里搞性教育。年青老师在政治学习时也没有揭发他。因为他们全是参与者。那时还没有“教唆犯”一词。当然,他只是在夜里讲这些。白天有空闲,他劝年青教师读书。学校花办公费给订了几份文学青年杂志。

岸青哥代五年级的语文和二年级的算术还兼班主任,每天五节课,负担不轻。尤其是学生中途辍学的事,令岸青哥十分伤脑筋。有些女生年龄十五、六岁。当时早婚特别多,他班里有的女生只小他两岁,真叫人难堪。有个女生叫匡金玉,是班长,足足十六岁,虚岁十七。完全是个成熟的大姑娘。岸青哥拿她没法治。她也不把岸放在眼里。作业不完成,常常旷课。岸青哥去他家里走访时,她妈妈说:“这就是你们的老师呀!跟我金玉差不多大吧?你教她?”问得岸青哥无地自容,恨不得钻地缝。她也十分害羞,悄悄地谴责我表哥:“谁叫你来走访的?我不读了。你别再来了。”根本不把岸青当老师看。班长要退学,这对岸青不能不说是工作上的失误,甚至是打击。岸青哥再也不敢去她家了,便向万校长汇报。万校长笑笑说,“娃教娃嘛,嘿嘿嘿。人家都快做新娘子了。我去帮你做做工作吧。”万校长是匡金玉同村的。他去做工作当然行。结果,匡金玉还是不来。坚决退学。岸青哥快急死了。后来,他终于把金匡玉退学的原因摸楚了。她并不是家庭困难。原因是金必华带了五年级的算术课。让她无法听课了。为什么?因为金必华是她的妹婚夫!班里同村的孩子们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关系。想想看,在乡下,一个小女婿给未过上的媳妇上课,能不让人忍俊不禁吗?那课堂还安静得了吗?金必华也不敢主动交待,也不主动请求不代五年级的算术。他把这层关系蒙着,不让同事们知道。春节时,这毛脚女婿还去金玉家送了茶(彩礼)哩。岸青哥从学生那里得知这个原因,差点笑得背过气。他拉过金必华,“狗日的金必华!你给老子打埋伏。匡金玉原来是你老婆呀!这工作老子不做了,你媳妇的工作你去做吧!”金必华没有否认,脸红得像关公,尴尬地笑。匡金玉最后还是退学了。她是宁退学,不退婚的。她爱金必华。金必华也喜欢她。小时候订的娃娃亲。第二年,他们就结了婚。万鹏程居然是媒人。这老头也真是。

</td>

</tr>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偷个宝宝:总裁娶一送一 让你当美食博主,你擦什么边啊! 文娱: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乡村神医村长 七合七分后开始吃软饭 郡主很倾城:国师大人来接驾!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我的憨憨小女友 摊牌了我是首富之子 典藏华夏:开局五问秦始皇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