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唐:从成为魏征老师开始 > 第四十三章 《三字经》的威力

第四十三章 《三字经》的威力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上古卷轴:永恒之神 四合院:秦淮茹悔婚,报应有点快 流放神医,专搬恶人库房爽翻天 国运:拥有多重身份的我很合理吧 她身娇甜软,撩拨禁欲律师下神坛 成功离婚后,钟小姐她后悔了! 我是赵梦凡 始皇让我当二世,不小心延续千年 谁让他穿越的,古代风气都带坏了 原神:水神的私人伴侣

孔子后代,当代孔家代表。

封德彝是什么人?

世家大儒,如今朝堂之上,世家的代表。

他们的眼界比高尚文和贾强不知道高了多少倍,随着太监的念诵,他们的脸色从漫不经心到变得肃然。

那魏征更是双目变得炯炯有神,挺直了脊梁,目光在那些世家文官的脸上扫过,他就想问一句:

“还有谁?”

一张纸上写的字数有限,很快就念完了。李世民望向李君羡道:“还有后续吧?”

“有,如今崔浩写一张,便在墙上贴一张,后续会在第一时间送来。臣这就去外面等着。”

“去吧!”李世民嘴角噙着笑意,然后目光温和地望向群臣:“我们继续议事。”

“是,陛下!”

只是接下来的议事,大家都有些神不守舍,不时地将目光望向大殿门口。

崔府门外。

一张纸一张纸地贴出来,都是读书人,随着字数越来越多,开始有人离开了贾强的周围,特别是那些当初跟随贾强的人,生怕别人认出他们曾经跟着贾强,甚至有人退出了人群外,又不舍得走,在人群后,翘脚观看。

他们已经隐隐地觉得这《三字经》十分不凡,只是还没有想到究竟不凡到什么程度,但这不耽误他们远离贾强,远离倒霉种子,以免让自己染上霉气。

这种举动,让一直关注人群的吴明心中松了一口气,他看不出《三字经》好在哪里,但是作为从小被父亲培养的他,察言观色是他的本能。看到那些书生的举动,便知道自己家阿郎似乎赢了。

一张纸一张纸飞快地送进了皇宫,从第三张纸送到皇宫之后,朝堂就不议事了,君臣一边等,一边解析着《三字经》。

“苟不教,性乃迁。如果大人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,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。教之道,贵以专。这句话有两层含义,一方面教育者要持之以恒,方法要专一,教学内容要精专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也要专心专注,一心一意。”孔颖达手里拿着送来的《三字经》其中一张纸,爱不释手,啧啧称赞,逐字逐句解释道:

“……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不知义。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,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,人若是不学习,就不知道仁义道理,就不能成才。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指明了教育的重要意义……”

随着孔颖达对《三字经》的解析,从日常生活的自律自省到传统典故,再到历史发展,朝堂内的大臣们沉浸其中,意犹未尽,对《三字经》的理解也愈发地深刻。

“这《三字经》,皆是三字一句,朗朗上口。相对于《千字文》易背易记。”

“这篇《三字经》最难得的是,用如此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各类知识,同时包含仁,义,诚,敬,孝的核心思想,崔中则确有大才!”

寒门出身的文臣纷纷感慨,世家出身的文臣眼中也不由自主现出敬佩。

魏征更是双目放光:“若是以《三字经》代替《千字文》作为启蒙书目,对孩童来说,也更为容易理解。崔中则造福后代!在臣看来,这篇《三字经》对于大唐的贡献更甚于《陋室铭》。”

不管阵营如何,闻听此言,也都不由自主纷纷叹服,认可崔中则的文采,红光满面的魏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,将他睥睨的目光转向封德彝道:

“封大人,你觉得崔中则这篇文章足够证明自己的本事吗?还是封大人觉得这也是剽窃而来?”

ps:感谢书友们的支持!新的一周要继续追读哦!求收藏,推荐票,月票,投资!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奥特曼:蓝星的乐子人登场!!! 误入灵笼世界,无敌的我杀疯了 潇洒小青天 霍格沃茨:救世主的大力表哥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大唐小说家 大明: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潜风唐 将军从新兵开始 民国: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